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大摩宏观策略谈:2025中美变局展望
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!可考心理证书,无需辞职,名额有限,11月30日截止报名!!!
穿了跟没穿一样,胸型赞到爆!天然乳胶,性感到让男人腿软!
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?检方回应
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?检方回应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撕裂的认知
Original
丨星话大白丨
大白话时事
2024-09-24
又到每周分析“新冠感染情况”投票结果的时间。
投票。
目前读者投票结果如下图:
上周,截止9月15日,7天新增感染比例,初值为2.33%,终值为2.3%,终值数据仍然继续下降,已经连续两周低于3%;
按照我自己对投票数据的定义,只要连续两周新增感染比例低于3%,就可以视为进入低谷期。
本周,9月22日,7天新增感染比例,初值为2.38%;
本周的初值是基本跟上周持平,有小幅上升,虽然上升幅度不大,但也没有之前连续下降的态势。
这也说明,当前这波低谷期,已经止住继续下跌的态势,当前低谷期,基本还是保持在2%以上的感染强度。
其实这个感染强度也不能算太低,只是相对之前高峰期,要低很多。
但相比去年3月的真正低谷期,还是要高不少。
去年3月的绝对低谷期,7天新增感染比例是只有0.3%;
但现在已经基本不可能有这么低的绝对低谷期。
从去年5月至今,基本每次低谷期的7天新增感染比例,都是维持在2%附近,如下图所示。
所以,7天新增感染比例2%,虽然比不上去年3月的绝对低谷期,但也确实算是“相对低谷期”。
我是一直不赞同有些人认为当前已经不存在高峰期和低谷期。
不管从投票数据,还是中疾控,澳门、香港卫生署的新冠疫情数据,都能看出来当前疫情仍然还是有波峰波谷。
只不过,当前波峰波谷确实被拉平一些,只是相对来说,这种峰值和低谷还是存在的。
我对当前低谷期的看法,就是“相对低谷期”。
去年3月那种绝对低谷期,基本就是出门都不用戴口罩,也不用担心被感染。
那是在2022年12月,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一个月时间里感染的情况,才会有去年3月那样的绝对低谷期。
但随着后面基本几波感染,每一波的感染比例应该都不超过一半,这使得社会面人群整体的抗体浓度水平是参差不齐的,这也决定了以后基本都不会出现去年3月的绝对低谷期。
现在的低谷期,都只是“相对低谷期”。
在“相对低谷期”,如果完全不做防护,运气不好也是有可能感染,只是感染概率没有高峰期那么高而已。
所以,在相对低谷期,虽然我是建议可以适当放松,但我也不建议完全不防,最基本的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我建议还是要戴口罩。
只有在室外一些人少的地方,可以视情况不戴口罩。
像我昨天来浙江嘉兴参加活动,我也是全程高铁都戴着N95口罩。
就我自己来说,高峰期和低谷期的最大影响是。
高峰期,我会选择尽量不出门,加强个人防护,出门除了戴口罩,还会带着便携的空气净化器,上鼻喷。同时给小白上幼儿园一个月的假。
低谷期,就不会影响我的出行安排,需要出门就出门,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,同时会保持基本的个人防护,出门仍然会戴N95口罩。
至少对我来说,出门戴口罩是不影响我正常生活。
关于选口罩,我个人是建议一定要选大牌子,然后质量要好的N95口罩。
有些质量差的N95口罩,线容易断,而且容易有异味,这种口罩最好是别戴。
另外,关于N95口罩不透气,戴不住的问题。
我个人是建议,可以试试在搜搜“低呼吸阻力N95口罩”。
我自己戴是没有呼吸阀的低阻N95口罩,大概平均9毛钱一个,虽然比普通N95口罩要贵一些,但质量确实好不少,戴起来也稍微舒服一些。
当然,这个觉得闷不闷,很大程度是因人而异,我属于还比较能戴住口罩的类型,所以高铁上全程6小时戴口罩,我也不会觉得不舒服。
但像我老婆就属于口罩戴不住的类型,她会觉得很闷,就算给她戴低呼吸阻力N95口罩,她也是没办法长时间戴。
至于戴那种有呼吸阀的口罩,她更加没办法接受。
所以,她也只有高峰期,才愿意戴口罩。
反正我现在也只能要求自己做好防护,对于家人,我也只有高峰期才会强硬要求她们也做好个人防护,戴好口罩。低谷期我就管不了她们了。
这也是经过多轮吵架后,不得不妥协的结果。
主要也是我老婆所在的学校,是地处偏远郊区,人流量很小,学校基本也是封闭式管理,所以疫情强度一直不高,所以她觉得低谷期在学校戴口罩不是太有必要。
反正经过和家人的反复沟通,我也明白一件事情。
在高峰期和低谷期,防不防,怎么防,这都是需要大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,去进行选择。
因为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健康负责。
如果选择不防,健康受损,也是自己的事情,得自己承受。
现在全世界范围里,对于新冠危害的认知,都是非常撕裂的。
不过,国外虽然民众的认知也撕裂,但至少媒体和学术界都还是会有一些认真研究新冠危害的声音,不像我们是媒体和舆论在渲染新冠无害的氛围,在无视新冠病毒的实际危害。
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国外的研究。
其实对于新冠危害,恐怕保险业是最有动力去研究的。
因为新冠病毒导致长新冠人群存在,特别是长期带来的超额死亡人数,都会从结果层面导致世界保险业的压力增加。
根据瑞士再保险研究院的报告《新冠疫情后超额死亡率的未来》,如果不遏制该疾病的持续影响,到2033 年,美国普通人群的超额死亡率可能仍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3%,英国则可能高出2.5%;
这应该还是一个保守估计。
过去这三年,世界各国的超额死亡率基本都是超过10%,也就是相比疫情前的死亡人数,现在每年死亡人数要多10%以上。
我之前也有统计过,相比2019年的死亡人数,日本2022年和2023年的超额死亡率都是13%的水平。
也就是日本过去两年的每年死亡人数,比2019年都要多13%;
这是最直观体现新冠影响的数据。
因为在疫情前,日本基于老龄化因素,每年死亡人数的自然增加值大约就是1.5%左右。
所以,即使扣掉老龄化自然增加的每年1.5%的死亡新增比例,2022年和2023年的超额死亡率仍然是在10%左右,这显然是不正常的。
而日本过去两年的超额死亡率,在世界各国里,已经算是比较低的水平。
所以,瑞士这个保险报告,是说到了十年后,世界各国的超额死亡率仍然会比疫情前高3%;
这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计了。
瑞士再保险人寿与健康再保险首席执行官Paul Murray表示:“新冠疫情远未结束。美国报告称,2023年每周平均有1500人死于新冠病毒,与芬太尼或枪支造成的死亡人数相当。
瑞士这个报告提到,当前和未来超额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呼吸系统疾病,其他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、癌症和代谢疾病。死亡原因的划分因各国报告机制而异。
另外,日本今年的新冠死亡人数,并没有比2022年和2023年减少,预计日本今年的超额死亡率仍然会维持在跟去年相当的水平。
日本统计的时候,还把季节性流感的每年死亡人数对比了下。
日本疫情前,每年流感死亡人数是2000人左右。
去年,日本新冠死亡人数是3.8万人。
今年前4个月,日本新冠死亡人数是1.46万人,日本流感死亡人数是1156人。
日本新冠死亡人数是流感死亡人数的十几倍。
那些动辄把新冠病毒当流感的认知,显然是十分错误的。
新冠病毒现在是常态化流行,但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的危害也流感化。
新冠病毒平均每年流行2-3次,这个流行的频率是高于流感,同时新冠病毒的实际危害也是远高于流感。
所以,认知改变命运。
不同的认知,会决定不同的选择,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。
是否要保护自己健康,这是每个人有自己的认知,以及要有自己的选择。
得为自己健康负责。
我是星话大白,欢迎点右下角“在看”支持。
我不接广告、不加人、不荐股。
原创不易,多谢赞赏支持!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轻触阅读原文
大白话时事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